关于陈皮的记载最早的史料是东汉成书的《神农本草经》,其中提到“橘柚,味辛温……一名橘皮”,此处的“橘柚”应是指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。
而对“陈皮”两字有明确注解,首见于清代后期《本草害利》,“广东新会皮为胜,陈久者良,故名陈皮。福建产者名建皮,力薄。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,更次矣”,此时陈皮常以产出地点命名。
在《中医药大辞典》中,民国名家张寿颐也是如此记道:“新会皮,橘皮也,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。”
新会皮即广陈皮,关于“广陈皮”一名的由来,新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久远的故事:今天的广东、广西和海南岛一带,古时统称为岭南,因远离中原,经济落后,被视为蛮夷之地。宋代以前,新会虽然已经有人种柑,但都是小打小闹,自产自销,没有规模化生产。
当地人对柑皮入药不甚了解,只知其香味,偶尔烹调时用之。也有懂医之人,将柑皮晒干留用,作为化痰止咳、理气止痛的—味中药。但还没有总结推广开来,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。
而广陈皮的得名,有赖于南宋宋理宗年间,黄广汉的夫人米氏为杨太后治疗乳疾,直至痊愈的佳话。
米氏用此柑皮入药,熬制汤药给杨太后服用,康复后的杨太后喜不自胜,唤来米氏详细了解神药的名称及出处。
因为这特制的柑皮为晒干后又保存了若干年的老旧皮,可称作“陈皮”。
其制法为其丈夫黄广汉所创,所用原料柑皮又产自广东,当时的“广”是繁体字,“广”字头下一“黄”字,取“广”字为名,寓意广东产柑,黄家所创。一语双关,堪称绝妙。
杨太后听到广陈皮这个名字后凤颜大悦,对广陈皮的功效和米氏的医术赞赏不已,奏请宋理宗皇帝,封赏米氏为“邦显一品夫人”。黄氏族谱云:米氏“调治后乳,著手成春,敕封邦显。”
虽然关于“广陈皮”名称的来历只是个传说,无法考证,但广陈皮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均被收录,这便已经足够。
明代时新会已经利用境内的冲积平原大规模种植柑橘;
清朝时“其柑种植之千百成围,每岁大贾收其皮”。
直至现今,新会陈皮更是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不仅可以入药,也可以作为保健食疗,进行日常养生,还可以冲泡作为茶饮品味。